请登陆后查看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x
目前多数学者均主张瓷贴面修复应做牙体预备,以便临床上达到较好修复效果。瓷贴面修复的牙体预备要求为:
(1)牙体磨除应尽可能地保留健康釉质,不要显露牙本质。
(2)均匀地磨除0.3~0.5 mm厚的唇侧釉质,对过突的唇侧釉质可适当磨除。
(3)唇面颈缘的预备为宽0.3 mm、与牙龈平齐或上达0.5 mm的一凹形斜面。
(5)切端预备需磨除1.5 mm,腭侧呈一凹形斜面或者与切缘呈对接状。
对于瓷贴面修复的牙体预备分型,国内学者主张分为三型
Ⅰ型:磨除至近切缘处,为一浅凹槽形,当前伸咬合状态下与对颌牙不存在任何接触面。
Ⅱ型:磨除至切缘处,与唇面形成一弧形面,当前伸咬合状态下可能存在接触,但当正中咬合状态下与对颌牙不存在任何接触面。
Ⅲ型:磨除部分切缘,形成一全瓷切缘,较圆钝舌向切斜面及凹槽型边缘。
Ⅰ型(最小量预备型):一般只需磨除少许近龈缘的邻唇线角。
Ⅱ型(切端预备型):磨除较多的切缘处釉质,磨改少许近龈缘处邻唇线角。
Ⅲ型(切端加长型):磨除并修改部分舌侧切端釉质与切缘唇面的厚度。
Ⅳ型(切端加长伴舌侧台肩型):对舌侧终止处进行磨除,使之呈台肩形或深凹形,这是该型与Ⅲ型的不同之处。
Ⅴ型(最大量预备型):对大部分唇面进行磨除,使龈缘区形成一凹面。
Ⅵ型(二次预备型):先按Ⅰ型即最小量预备型预备牙体,行光学印模,制作瓷贴面,再按Ⅴ型即最大量预备型预备牙体。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