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登陆后查看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x
作者:于明耀
我十年前学全口义齿时从来没听说过排牙还有终止线。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全口义齿终止线是在《牙科工艺技术第三卷》Gerber体系中第一次看到,第一次知道全口义齿还有滑动区,为了保证义齿的稳定,需要我们在下颌升支的斜坡在22.5度的位置时终止。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还有一个这么高大上的论述。虽然我并不知道,为什么要定在这个度数。书上的解答是,超过这个度数义齿的重力要小于义齿向前的滑动力,所以义齿必须在这里停止。我虽然不是学理科出身的,可是我初中物理学的还可以。这个义齿向前滑不仅仅是角度的问题吧。还有接触物体的摩擦系数等等。如果绝对光滑,只要有坡度,物体就肯定会滑,哪管你是多少度。如果摩擦系数大,四十五度他也掉不下去。所以这个角度出现的很突兀呀,给我的理由也不充分。真正戴在患者嘴里用了十几年在大斜坡上排的牙患者也觉的挺好。不知道是自己太傻,还是作者有什么其他想法。再后来我看了《全口义齿教科书第六版》这本书在排牙滑动区上说,在磨牙后垫前五个毫米作为排牙的终止线。这个就给的比较模糊,并没有把牙槽脊的各种情况都涵盖。这个疑问一直伴随着我,后来我参加了堤嵩词老师的全口义齿工艺大师班,他的排牙理念是只要我们把牙排在原天然牙的位置上,即使假牙排在滑动区也不会造成义齿滑动,或者通过改变义齿的轴向改变力的传导方向也可以保证义齿的稳定。这个观点我很赞同,但问题是我怎么去找原天然牙。天然牙丧失后,再找到原来的位置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搞定的,大部分时间我们是靠画线,靠力学分析。所以想法是好,但是路途很遥远。再后来我参加了Gerber义齿传承人Max的全口课程,干脆直接问传承人可能是找到答案的最快捷途径了,但是Max的回答可能会让所有人吃惊,他说他追随Gerber教授二十年,从来没听说过这个角度,他在排牙时从来不知道还有这个角度。我觉的这个回他挺讽刺的,全世界的全口排牙书上都有这个22.5度,但是他们所说的老祖宗竟然不知道还有这条线。他们有终止线但是不这样画。再后来我看了张建召老师翻译的一部分排牙的外国文字时,他们是这样说的,因为前伸髁导斜度的平均值是25度,根据角位差的计算22.5的这块牙槽脊斜度可以跟前伸髁导斜度相匹配。这是一个看似很合理的解释,但是我感觉他也不一定对。
真正在临床我个人觉的,磨牙后垫前五毫米或许更适合,在下合升支抬升角度过大时后牙要考虑不接触。滑动区对小印模的全口义齿来讲是比较有危害的,但是对于大印模的全口义齿来讲可能并不值一提。对于专业的全口义齿玩家来讲,根本不存在滑动区。
这东西有或者没有,我是小人物,说了不算。但是临床中怎么做可以把牙做好是我追求的。我知道这些就可以了。本篇文章不用跟我杠,我也不杠,你说什么都对。我有自己的观点的就行。谢谢各位的阅读了。
|
|
|
|
|
|